信息公开

电磁辐射环境总体安全

发布日期:2013-11-26

◆中国环境报记者 王小玲 曹小佳


“我们家附近有220千伏输变电线路,会不会产生电磁辐射危害健康?相关企业是否履行了环保手续?”环保热线“12369”经常会接到群众询问电磁辐射的各种来电。


为了切实回应公众关心的问题,使环境监测更好地服务民生,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在四川省环保厅的统一安排下,历时一年对成都市区的电磁辐射环境进行了监测。这是国内首次对一座城市的电磁环境进行全面监测。


近日,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发布了监测结果——《四川省成都市区电磁环境调查报告》。


污染投诉占比大 测值远低于国家标准


“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却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由于对电磁辐射知识缺乏了解,公众往往‘谈辐色变’。”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站长邓晓钦无奈地表示,即使环保部门通过现场调查给出了安全监测报告和评估结论,不少群众仍要求将辐射设施拆除。


以成都为例,除了大家熟悉的广播电视塔、气象台雷达外,三环路以内的城区移动通信基站就有大约1万多个,110千伏以上的变电站数量约有70个,110千伏以上的输电线路120多条,10千伏的输电线路更是不计其数,而且数量还在快速增加。


“这些设施到底对环境有多大影响,有没有超标,电磁环境处于何种水平,这些问题是公众最关注的。”邓晓钦说。


为此,在四川省环境保护厅的统一部署下,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于2012年年初组织实施了成都市区电磁环境调查,以了解电磁环境水平、电磁设施影响大小、范围对电磁环境的贡献、电磁环境与人群活动的关系等情况。


“此次调查的难点在于没有经验可循。”负责为此次调查提供技术支持的电磁环境监测室主任徐斌告诉记者,“为了论证充分,调查组专门邀请了全国各相关领域的专家为调查出谋划策。”


为了较为完整地展现成都市区电磁辐射基本情况,调查组分别从一般区域、典型人群活动场所、常见电磁辐射设施、电磁环境24小时变化、电磁环境频谱5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自去年以来,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对成都市区电磁环境进行了“网格式”调查,在六大主城区共设置了962个有效点位,获取了4.2万多个现场数据,确保了调查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成都市区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射频综合场最大测值均远低于标准限值,电磁辐射环境总体安全。


其中,电磁环境低频段不随高度变化;射频段在地面9米以上的测值则呈震荡性、不规则上升,但最大值也仍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值。低频段主要来源于电力设施,射频段主要来源为广播电视发射装置、手机基站。


分类推进测试 室内变电站辐射可忽略不计


为了解基站、变电站、高压线以及标志性建筑——猛追湾广播电视塔设施的电磁辐射情况,调查组以这一设施为中心,共选取了成都各类电磁辐射设施62个进行测试。


以位于成都猛追湾的四川省广播电视塔为例,射频电磁波从位于257米高的平台天线发出,由于天线架设高度很高,而周边最高的建筑不到150米,电视塔发出的信号不会受到遮挡,可以覆盖到较远的地方。调查共布设了8条测量线,由近及远对电视塔周边近一公里地面区域进行了详细测量。


结果显示,电视塔的电磁波使周边一公里范围内各方向的地面测值均比其他区域的地面测值大,均在0.001瓦特/平方米以上,但即便是相对较大值也不到限值的1/20。


同时,调查也对电视塔周边的一些高楼进行了测试。距电视塔约240米处的长城锦苑(30层)和富临大厦(33层)是离电视塔最近、高度差较小的两栋高楼。楼顶实测值分别为0.014瓦特/平方米和0.015瓦特/平方米,底层测值均为0.002瓦特/平方米。


“从电视塔周边情况来看,高楼层显然比低楼层测值大。”徐斌说,“调查结果显示,广播电视发射塔电磁辐射影响范围大,但由于其位置高,电磁辐射能量到达居民区位置时已经大为降低,其辐射指标远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值。”


此外,对于公众投诉较多的变电站和高压线,此次调查也重点予以关注。在调查区内,绝大多数110千伏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已经入户,高压线已埋入地下。


测试发现,室内变电站和地下电缆产生的工频电场测值不到限值的千分之一,可忽略不计。工频磁场在设施周围15米内产生轻微变化,但测值最大不到国家标准限值的百分之一。


徐斌解释说,工频电场极易被屏蔽。墙体、水泥、树木、土壤等对室内变电站和地下电缆线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工频电场有屏蔽作用。因此,其对电磁环境的贡献可忽略不计,而工频磁场贡献很小且距离很短。


专家访谈


如何监管电磁辐射环境?


——访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电磁环境监测室主任徐斌


记者: 为什么要做这次调查呢?


徐斌:这次调查不仅是为了服务公众,其结果还将支撑环保部门进一步加强电磁环境的精细化监管。


通过调查,可以看到,虽然成都市区电磁辐射环境总体安全,但电磁辐射贡献在高楼层容易叠加。因此,对架设高度较高的电磁辐射体,应特别注意其电磁波传播方向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应通过各种措施,让临近的高层建筑较高楼层电磁环境达标。


记者:根据调查结果,以后会通过什么方式来更好地监管控制电磁辐射呢?


徐斌:首先应加强城市发展规划及电信、电力等专项规划。要在充分考虑电磁设施与城市功能的关系及设施整体布局的基础上,通过合理规划指导具体电磁设施的建设。应从规划环节开始介入和实施监管,推动城市发展等综合规划对电磁设施的合理布局,推动电力、通信等专项规划和规划环评,从设施布局和源头控制电磁辐射。


其次,要科学审批涉电磁建设项目。虽然电磁环境现状测值总体很小,但在距离电磁辐射体一定范围内,测值还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高。这说明电磁项目建成后,会给临近区域带来新的电磁辐射贡献。因此,新建大型电磁项目的审批应特别审慎,必须明确建设地点电磁环境现状值、项目贡献值及项目建成后最终值。


最后,相关部门应加强日常监管。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原来地处郊外的广播电视发射塔已被密集的房屋所包围,电视塔对周边的电磁环境贡献较多,临近高层建筑的测值相比地面测值更大。随着自身监管能力的增强,相关部门要对大型电磁设施实施重点监管监控。


记者:今后将如何更好地向公众提供电磁环境的相关信息?


徐斌:四川省辐射站网站即将上线,未来四川省将网上公布电磁监测数据。在成都市区有国控和省控电磁环境质量监测点,每个季度都有监测数据。涉电磁建设项目的环评信息,也将按规定发布,以便充分听取公众对涉电磁项目建设的合理意见和建议,最后形成通俗易懂的报告简本对外发布。



中国环境报

联系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