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工业园区还能守着老一套?

发布日期:2012-09-14

中国环境报 记者 陈湘静

 

本期受访嘉宾 (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环境投资联盟理事长 王世汶

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 刘志全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 杨朝飞

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调研员 赵怀勇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主 任乔琦

清华大学环境管理与政策研究所所长 常杪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研究员 石磊


  如今无论你身处现代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都会在城区周边看到规模数量不等的各类产业园区、开发区。近年来,随着各地产业“退二进三”、企业“出城入园”工作不断深入,园区已经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围绕工业园区、开发区的争议也从未停息。在一些地方,它可以担当经济、环境效益双赢的典范,而在另外一些地方,它又成为环保设施建设、管理滞后甚至缺失的“藏污纳垢”之地。


  企业、产业的集中发展有着硬币的两面,一面是优化城市布局、土地集约利用,促进经济发展、安全环保集中管理的效益;另一面则是环境隐患风险聚集、环境管理要求的复杂性。如果地方政府疏于甚至是忽视对园区的环境管理,优势很可能转变为劣势。是成为具有经济活力的有机群体,还是集中排污、消耗资源能源的“毒瘤”,这是园区必须正视的问题。


  而在构建“两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在转方式、调结构的紧迫任务下,已经占据工业产值近70%的园区亦无法“逃避”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挑战。在日前召开的第一届中国绿色产业园区发展大会上,与会的政府官员、园区代表、专家围绕工业园区环境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并试图勾勒其绿色发展、循环化改造的路径,而环保企业代表则从中更多地看到了商机。


环保不能再给招商引资让位


    如果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工业园区的环境问题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


  相关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有国家级开发区335家、省级开发区1241家,此外,市级及以下行政单位也建设有大量工业集中地。经过20多年发展,各类产业园区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外资利用集中区。


  “产业园区不仅对地方经济发展有重要促进,而且对创造就业岗位、城市化发展都发挥着积极作用。”中国环境投资联盟理事长王世汶在肯定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指出,原有的园区发展模式近年来已经面临重重困难。“特别是一些后发园区,在环境管理特别是环保投资上与一些大型重点园区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园区间环境管理、节能降耗、循环经济存在相当大的水平差异。有些园区已经从整体上考虑环境问题,有些园区还将环保让位于招商引资,甚至把降低环保要求作为一种优惠条件。”


  业界专家表示,如果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工业园区的环境问题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工业集中的结果,必然导致污染物在局部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总量过量并超过区域环境容量;园区内企业数量多,污染问题漏查漏管现象时有发生;高强度的工业生产过程也对环境管理人员的数量、能力和监督执法工作力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此,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刘志全指出,工业园区被证明是工业化非常好的模式,对地区经济增长、城市规划、集约管理等的贡献很大。但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地方的开发区过多过滥,打个牌子就搞圈地,有些在环保上成为“藏污纳垢”之地。对此,国家已给予高度重视,近年来多次开展集中治理和整顿。


  环境保护部今年5月出台的《关于加强化工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就针对近年来有些地方化工园区暴露出的布局不合理、准入门槛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化学品环境管理体系不完善、环境风险隐患突出等问题,提出一系列严格要求。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杨朝飞曾任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司长,他在发言中想提醒地方政府注意的是,一些园区违背集中治污的初衷,放松环境管理,已经成为重点污染源头,工业园区集中污染是环境执法中必须给予高度关注的问题,特别要注意防范重大环境事故。


  他同时强调,工业园区要做好环境信息公开,接受公众监督。“现在很多工业项目包括园区,必要的环境信息没有公开,导致公众的不信任。实践证明,公开必要的环境信息,对提升环境监管水平、解决环境问题都有显著效果。”。


  不过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仅仅着眼于环保上“不出事”已经不是园区发展的唯一和终极目标。王世汶分析说,资源价格的上涨、环境成本的压迫将在未来考验并深刻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轨迹。环境问题让位招商引资的时代正在逐步过去。“这些对实体经济制造业集中的园区来说,是一个特别的警醒。环保与招商引资、环保与经济发展已经开始进入共进共退、相互依存的阶段。这是园区未来发展必须接受的事实,一个新的阶段已经开始了。”他说。


100家园区将实施循环化改造


    片面强调末端治理已无以为继,园区必须通盘考虑资源能源环境等要素;新型园区形式已经涌现


  “当前,工业园区发展面临多重制约,包括土地问题、资源环境约束等,如何在下个发展阶段中突破制约、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各地工业园区发展必须思考的重大问题”。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调研员赵怀勇指出,在低碳绿色、“两型”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工业园区面临二次创业、二次发展的重大选择。


  赵怀勇表示:“片面强调末端治理已经无以为继。所以我们提出了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课题。这是推动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双赢的有效途径。”


  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出台《关于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意见》,提出的目标是,到2015年,50%的国家级园区、30%的省级园区要实现循环化改造,国家专项资金将支持100个园区,示范推广一批适合国情的改造管理模式。


  怎么改?赵怀勇将其总结为“围绕资源、能源循环利用来推进”,主要分为四步走。其中,对园区整体和企业个体的各项要素,包括资源、环境、排放等进行系统和整体掌握、全面布局,这是第一步。其次是优化产业结构,第三是产业成链,第四是园区内企业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涉及到清洁生产等。


  据他介绍,通过循环化改造,要实现园区主要资源产出率、土地产出率大幅上升,固废资源化利用率、水循环利用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显著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降低,基本实现零排放。“去年已支持青海、甘肃等地8个园区实施改造,平均一个园区给予两亿元支持资金,带动园区更多投入。今年计划支持22个园区。此外,国家发改委将组织系统研究,为循环化改造提供技术支持。”


  据赵怀勇透露,“十二五”期间,这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一块内容,而政策层看重的不仅限于此。循环化改造对拉动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效应,一个非传统行业的园区在3~5年时间内,涉及循环化改造的投资额将至少达到30亿~50亿元,而传统行业园区的改造投资将更多。“这有助于实现拉动经济增长和节能减排的双赢。”


  王世汶则认为改造可能并不能“一帆风顺”。他表示,各地园区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差别很大,园区企业的多样性和生产的多变性造成环境治理相对复杂,产业规划、环境规划、资源配置不同步、不协调,成熟园区的生态升级与循环化改造难度较大,投入较高。


  在园区绿色发展的大趋势下,他更看好一些以环境和资源为特征的新型园区。据王世汶介绍,目前处理城市废弃物的专业园区已在国内出现,如处理单项固废的专业园区,如光大集团旗下的环保静脉产业园;也有将废弃物处理、资源循环利用结合的复合型产业,并将高污染企业也纳入进来的产业实践,北京机电院、中持环保、桑德环境、晓清环保等企业已有尝试。这些园区都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有望成为各路资本和大园区追逐的热点。”


环保企业跃跃欲试


       园区要建立环境综合治理服务体系,联合企业、科研院所成立环境综合服务联合体


  当天到会的,除了政府部门、园区代表和专家外,还有众多环保企业,他们看到的是围绕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环保水平提升带来的巨大商机。


  对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乔琦对此表示赞同:“园区循环化改造提出了不少资源、能源、减排指标,很多目标的实现是要通过节能环保产业实现的,很多工作必须要落实到第三方,把已有的环节连接、运行起来,这给环保产业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当土地、税收等传统招数不再具备绝对吸引力时,园区的哪些“特质”将为企业看重?业内专家的回答是:园区在环保方面能力的提升。王世汶说,在园区同质化竞争和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原先的招商引资思路必须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要给投资者一揽子、针对性的服务,其中很重要的内容是建立环境综合治理服务体系。


  他进一步分析说,在规划、招商引资中注重环保整体规划和有序实施,将显著降低入园企业的环境风险,这点未来将得到企业的重视。“比如对用电的节能服务、对污水处理的综合考虑、对资源的再生利用,这些对企业都将带来成本效益的提升。”


  围绕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综合服务模式,清华大学环境管理与政策研究所所长常杪分析了环保产业可能存在的诸多机会。


  其一,借鉴合同能源管理,环境服务商承担企业污染治理工作,将超额减排量用于排污权交易,共享受益。其二,环境服务商作为政府和企业间桥梁,通过合同形式实现主体责任的让渡和组合。第三方专业治污模式下,政府只需要监管服务商,检测所有排出园区的水,依最终出水的处理效果付费,污染企业则可以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避免处理不佳带来的处罚和停产风险,环境服务商对处理方案及水量水质可全程把控,利于降低成本、提高处理效率。


  在实施层面,她的建议是在园区成立环境综合服务联合体。“科研院所、设计院与环保企业组成联合体,加强针对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综合服务的技术支撑和服务模式研究,共同参与工作链全程的设计与实施,形成实力互补。”


  这些服务联合体能发挥什么作用?常杪说,对于新建园区,基于节能环保要求可以提出产业发展定位、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及污染控制措施建议;而对已建园区,可以提供园区环境问题的全方位诊断、整改建议,包括环境管理、清洁生产、循环再利用、末端治理方案、节能新能源利用与智能化管理等服务。


  很多以环境服务为主业的环保企业已经瞄准了这些领域。中持环保、晓清环保等企业的代表表示,工业园区环保安全管理压力大,末端治理只能是疲于应付、风险很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迫切需要专业的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介入。他们推出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问题诊断,组织高水平的专家团队,针对存在和潜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帮助园区及企业环保合规,为企业提供从技术方案编制到审批,全方位一体化的技术咨询服务;系统性解决环保问题等服务。



新闻链接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20周年暨生态工业园建设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国家开发区成转型重要载体


    中国环境报 记者 童克难 北京报道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20周年暨生态工业园建设发展论坛日前在北京开幕。相关部委负责人、专家介绍了“十二五”期间国家生态工业园建设的相关政策和未来发展规划。


  20多年来,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走出了一条以园区为载体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成为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同时,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注重转变发展方式,将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抓手,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12个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获得命名,已有22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创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据了解,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北京发展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区域,规划建设面积75平方公里,远期规划建设面积300平方公里。2010年,开发区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23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近20%。


  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开发区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开发区逐渐发展成为国际化高端产业功能区,在推进首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载体和平台作用。近年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动应对国际国内新的发展形势,积极争创新优势、谋求新发展,积极推进生态建设,着力推进生态工业区建设。


  在环境保护部、商务部、科技部以及北京市各级部门的指导下,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经济发展状况良好,生态效率持续提升,环境质量平稳向好。2011年4月,园区顺利通过相关部委组织的验收,正式被授予“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称号。


相关报道


政府主导有风险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行政和市场要相互配合


  ◆中国环境报 记者 陈湘静


  从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出台《关于开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的通知》,到如今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对园区“真金白银”的资金支持,政策层对工业园区生态发展、循环化改造的意图已经越来越明确。而地方政府配合度也不断提高,创建生态工业园区、争取循环化试点改造成为重要工作。


  对此,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研究员石磊则提醒说:实践证明,政府支持在工业园实践中作用重大,是重要的资金来源,会迅速推动工作,但政府主导也有风险性,比如一旦发生路线性错误也容易积重难返。


  在系统研究世界各国开展生态园区建设的实践后,他发现,政府主导、企业自发或者两者结合都各有案例可循,其经验都值得中国借鉴。比如丹麦拉伦堡模式,完全通过企业自发进行废物交换形成产业共生体系,园区运行主要靠市场力量驱动,共生合作的动机是经济获利。“工业共生协会起重大作用,而非政府。”


  而美国1996年起开始实施的16个生态工业园区试点项目,后期经专家评估,被认为只有1~2个算是成功的。“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试点依托的经济主体缺乏发展活力,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作为一种生态创新,缺乏大的制度环境配合。”


  而英国建立了世界第一个国家范围内的工业共生项目,参与企业达4000多家,运作良好。“政府的支持非常重要,当地政府从垃圾处理税中划拨专款给项目运营公司,2005年项目获得600万英镑专款,而同时英国对工业废物填埋的高收费也是促使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亚洲,韩国的实践则为石磊所着重推介。“与中国行政推动为主不同的是,韩国知识经济部制定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政策,专门成立韩国产业园区股份有限公司,代为行使职权,负责发展规划与预算管理,并建立了外部评估机制。在初期5个试点中,国家的资金支持也不是‘摊大饼’,而是富有竞争性。”石磊说,政府对园区的资金支持取决于其实践的效果,为此有一套指标控制和绩效评估体系和机构,这点值得学习和借鉴。


  针对与会代表提出的“哪些园区有机会参与循环化改造试点、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有何关系”等问题,乔琦表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是推动循环经济的重要领域,主要在国家园区中展开,目前已有17个园区通过验收。而循环化改造范围则包括国家级和省级园区,且资金支持属于一次性,将来是否持续并没有明确规定。现在大都是在国家级生态园区的基础上申报,这主要是因为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基础。


联系咨询
返回顶部